初秋的晨光里,65岁的爷爷倪金华与奶奶金花站在武装部大院的人群中,胸前的军功章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当身着崭新军装的孙子倪绍辉向他俩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时,俩个老人家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右手颤抖着举到眉梢,回了一个同样郑重的军礼。这一幕,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倪家的第三代,正式接过了保家卫国的接力棒。
爷爷倪金华的军旅生涯,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1978年,18岁的他瞒着家人报名参军,背着行囊踏上了荆楚的土地。在零下十几度的哨所里,他攥着冰冷的钢枪站军姿,雪水渗进棉鞋冻成冰,却从没喊过一声苦。广西边境的自卫反击战,那时候就想着,我用生命守着这寸土地,家里人就能睡安稳觉。老人常对儿子倪青鹏说。
2003年,18岁的倪青鹏看着父亲旧军装领口磨白的补丁,毅然在征兵报名表上签了字,送儿子入伍那天,倪金华与金花都没哭,只是把自己珍藏的军功章塞进儿子口袋:别给你爹妈丢脸。你是我老倪家革命军人第二代的代表。在部队里,倪青鹏苦练军事技能,多次在比武中夺冠,多次受到部队的嘉奖,他第一时间把嘉奖证书寄回了家。倪金华把儿子的荣誉证书和自己的军功章并排挂在堂屋,逢人就说:儿子比老子强。
如今,18岁的倪绍辉循着爷爷和父辈的足迹穿上了军装。整理行囊时,他特意带上了那两枚军功章。爷爷教我要守部队纪律,爸爸告诉我要敢担当,现在轮到我了。出发前夜,倪绍辉抚摸着军装的肩章,眼神坚定。
送兵的汽车缓缓开动,倪绍辉从车窗里探出身子,再次敬了个军礼。爷爷倪金华奶奶金花,望着汽车消失在远方,抬手擦了擦眼角,却笑出了声。堂屋里的军功章依旧闪亮,而倪家的军旅故事,正在第三代人的青春里,续写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