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南美景放异彩

作者:杨成林 陈应国    来源:环球在线    2025-09-06 07:41:03
报道:杨成林 陈应国 刁燕燕 徐龙云 李萍
浏览数:
0评论

       因“彩云南现”素有“彩云之乡”美誉的云南省祥云县,在西汉时被设为云南县,至今仍被人们称为“古云南”。

        “古云南”由于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存有不少城廓塔景,加之一些景区景点风光巍峨壮丽,有不少好玩好吃的地方,使古云南大放异彩。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109年)开西南夷,设云南县,“云南”一词先为县名,继而为州名、郡名、省名,并延用下来,1918年,因省县同名,而改称“祥云”。祥云设县至今已拥有21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文化亮点众多,其中典型和突出的就有不少。若到祥云旅游,一定得到以下几个景点走走。

       位于县城南边的城郊结合部的清华古洞,在1961年国防施工时,在洞中发现了石斧、石锛、石刀等新石器时期的遗物,并从洞内发掘出大量火烧焙过的红土和炭屑,经省博物馆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清理发掘和鉴定,确认清华洞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约3700多年,相当于中原文化的奴隶社会时期,在新石器时代祥云便有人类生存了。1964年,刘厂镇大波那出土木椁铜棺,系战国时期(公元前400年)的遗物,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系云南出土的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是滇西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位于县城东南20余公里的水目山,因泉涌清莹如眸而得名,自唐朝以来,经历次修建,形成了一个建筑群落,分上庵、中庵、下庵,有水目寺、水目寺塔、宝华寺、普贤寺、地藏寺、灵光寺等,庭院中花卉四时常开,使人神清气爽,水目山四周群峰峦翠,连绵百里,立野近观,殿宇楼阁掩映于葱茏的林木之中,云蒸霞蔚,宛然如长幅画卷,杨升庵曾为水目山题联:“云海无双地,匡州第一山。”

       早在唐朝,随着水目山建筑规模越来越大,水目山逐渐开创为佛教胜地,兴盛时衲子千余,六诏诸王前来问道。水目山历代高僧倍出,大理王族中有不少人在此出家为僧,明末清初有名的担当和尚也一度在此隐居,鼎盛时期僧众达3000余人,故有“千衲远围,从者如云”之说。水目山的又一大景观是位于水目寺左侧北岗的僧墓塔林和从周围不断发现的墓塔遗迹,众多群立的塔林堪称全省之首,在全国也较为罕见。

       云南驿曾是云南县的郡治驻地,相当于现在的省府,早在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王朝就在这里设置了云南县;三国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又再次设置了云南郡,管辖整个滇西地区;唐宋大理国时代,云南驿的南诏大理国云南节度和云南赕所在地,辖区已经包括了今天整个的云南省。因此,云南省的“云南”之名,就起源于云南驿。据说是因为这里水源条件较差,才失去了作为省会的资格。据史书记载,在元代,云南驿仍然是云南州治所在地;明代初期,也是云南县治所在地。直到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云南县迁到洱海东卫城南(今祥城镇),云南驿才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个驿站。其间它作为行政管理机构县、郡、赕、州或军事机构节度所在地,共经历了1493年的光辉历史。云南驿至今仍保存着昔日的面貌,村庄里狭长街道中弯曲的“引马石”至今仍残留着深浅不一的马蹄印,记载着历史的足迹,展示着“南方丝绸之路”历程的坎坷,这就是如今最完整的古驿道。

       古驿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昭示着历史的久远与辉煌。有关人士称,云南驿的开发价值和影响难以估量。一个村落,现存的祠庙就有数座,除白马寺山上的白马庙外,还有钱家祖祠、李家祖祠、官升殿、成贡寺。古驿道两旁的商铺、马店客栈比比皆是,依然可辨,一些商铺的货栈完好地保留着。马槽、石槽、铡刀、拴马桩、客栈招牌等遗物仍留存不少。在一幢结构独特精致的“三坊一照壁”的庭院和其他一些建筑考究的房屋木楼上,有不少柜、仓、床合一的炕床。用青石铺设的古驿道,是南方丝绸路上保存得最完整的一段“丝绸之路”。据说这些青石全部取自百里之外的米甸彝族乡大深山区的楚场河。由于这些青石在楚场河中历经风吹雨淋日晒,故特别坚硬,尽管马掌蹄铁与其碰檫了1000多年,除留下蹄迹斑斑和深深浅浅的蹄印外,却未曾使一块青石破碎。饱经风霜的古云南驿,每个角落都充满历史的情感,蹄迹斑斑的古道,记载着几个朝代“蜀身毒道”的沧桑,抗日战争时期,云南驿作为抗战生命线“驼峰航线”和“滇缅公路”上重要的驿栈,走到了辉煌的颠峰,成为滇西战场上重要的军事基地。几经沧桑的云南驿,村后的山坡上、山顶上,至今还遗留着大量战壕、掩体、防空洞、防空壕和炮位等。

       除此之外,祥云还有不少值得观赏的历史遗迹遗址和景区景点。其中位于米甸集镇北坡下的“地龙”,是明朝初期朝庭屯兵和当地少数民族相互修建的地下暗沟,既可屯兵,又可作为农业和生活引水设施,长数公里。位于云南驿镇的天华山,双峰对峙,悬崖绝壁,以奇、险、峰、陡、峭、怪等而驰名当地,有石龙倒挂,石屋天窗等8大景胜区和豆大天、仙人脚印、石虎登山、石钟石鼓等4大奇观组成。位于县城北10公里处的九鼎山,九峰突兀,飞阁悬崖,奇峰陡峭,建于明代嘉庆十九年(公元1541年)的时的九鼎寺双塔造型各一,独具匠心,相互呼应。

       位于普淜镇境内天峰山的老君殿建筑群,错落有致,四周围以石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结构古朴典雅,独到之处的石雕精品遍布墙体,人物花鸟、山水云石、狮象龙凤等制作巧妙,栩栩如生。刘厂镇王家庄村的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共早期党员、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任书记王德三烈士,和齐齐哈尔市地下党组织负责人、《民觉报》社社长王复生烈士的出居地,展示着两兄弟的遗像和遗物,是祥云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城在清末出了位将军而得名“将军弟”的一幢民居,是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19364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过祥云,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等军团首长的带领下,攻克祥云城后,贺龙等领导就住在这里。此外,祥云还有不少的古代和近代遗址、铜棺和石棺墓葬、摩岩石刻、董友第墓石雕群像、古建筑、寺庙殿等名山胜景,以及位于禾甸镇境内的莲花双岛和位于沙龙镇的青海湖中的青海月痕等风景名胜。同时,在祥云旅游,还可感受到高原清澈湛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下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彩云,令人目不暇接,留恋忘返。

回到顶部图片